研修共分享 学习共成长——外国语学院举行教师学术沙龙活动
日期:2020-05-20 00:00:00  发布人:admin321  作者:admin321 

5月19日下午2:30,外国语学院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主题为“研修共分享 学习共成长”的教师学术沙龙活动,院长邢理平携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活动由副院长黄雪娟主持。

(图一)外国语学院举行教师学术沙龙活动

副院长黄雪娟在开场白中肯定了举行学术沙龙的重要意义,鼓励大家珍惜有益的学术大餐、增强学术研究意识、不断创新进取,进一步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活动中,教师们主要围绕上周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威教授主讲的讲座《翻译研究的选题原则与策略》的感想收获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当前研究热点做心得分享,并结合实际,热烈探讨外语学科科研项目的选题热点、研究设计、团队建设等内容。

(图二)任晓娜老师作心得分享

教师任晓娜感言(部分):

本人通过张威教授翻译研究选题的原则与策略讲座学习了翻译领域的许多知识,对以后的本人翻译研究有了更清晰认识,掌握了一些翻译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翻译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对后期本人科研有很大的帮助。醍醐灌顶,重新再次认识了翻译研究。

(图三)吴双老师作心得分享

教师吴双感言(部分):

从理论层面上,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教学这块的所有研究对象和内容,如教师(专业素养、个人素养、跨学科知识),学生(心理、个性、动力)和过程(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其次就要在此基础上拓宽视野,主要表现为看已发表的文章和刊物,再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有意识地形成模仿、改变、创新的研究模式。

从实践层面上,如何把课上好也需要有大局观,即要先熟悉课程的定位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其次了解每个单元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设定单元教学设计,最后每一次课90分钟的教学环节设计又要包括前后环节衔接,主要目的,测评及反思。

(图四)郭洁老师作心得分享

教师郭洁感言(部分)

无论是哪个来源,选题都不能天马行空,一定要有一依据,也就是说,翻译领域的选题大多是需要有实践基础的。翻译研究是具有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翻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pure trans,单纯的翻译;另一类则是applied trans,应用型翻译,也是现在比较常见的翻译类型。无论是哪个领域,哪种类型的翻译,都是有受众读者的,都是有一定的翻译目的的。这一点也是张教授提出的“不要就翻译谈翻译”,现在的趋势是跨学科研究,翻译更是如此。作为应用翻译,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和其他学科结合,以实现某种目的。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与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结合,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图五)王艳艳老师作心得分享

教师王艳艳感言(部分):

通过张老师的分享可以看出,学术研究的前提永远都是大量的输入,书本阅读+资料浏览,任何的台上一分钟都蕴含着台下十年功,理论支撑是基础建设。张老师的分享过程中都透露出严谨(论文题目+作者+时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经验和理论变成了现在的语料库,所谓的元认知、对分课堂、TBL等等,其实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被广大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在熟练运用,然而为什么我们没有将其系统化专有名词化呢?因为高度不够、投入不够。

(图六)张翠老师作心得分享

教师张翠感言(部分)

个人感想就是,在进行科研项目选题时,可以先明确自己的项目研究类型,查询相关网站,综述,做到对项目申请情况了然于胸,在自身研究优势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设计;研究要尽量做到理论、方法、途径、材料等方面的创新和聚焦,避免内容陈旧、宽泛、庞杂,使得研究实现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一个好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研究地位,一个好的设计影响你的研究质量。

院长邢理平在总结讲话中对每一位主发言人的分享内容逐一做了点评,还结合自己的学习研究经验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特别是外语领域研究的一些新思路,比如跨学科研究,同时鼓励大家博览群书,开拓思路,紧跟学术研究的前沿与热点。

核发:admin321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